• 金年会

    当前位置:首页 > 动态 > 最新资讯
    产品研发部张健:每一次的失败都是一种经验与积累
    作者:admin 时间:2022-06-21 分类:最新资讯

    “为了全力推进公司战略核心技术和产品开发,产品研发部张健同志在项目研发阶段—‘工业废水磷回收技术探索性小试试验’中,始终保持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,积极思考,查阅大量文献并及时请教教授和专家,主动加班加点,最终通过大量试验,攻破了技术难题,将废水中的磷回收率提升至90%以上,为公司技术正式迈向磷资源循环利用的第一步奠定基础,也为后续磷回收技术的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”。


    面对来自公司的表扬通报,产品研发部张健显得尤为淡定,“我觉得其实我也没做什么,其他做研发的同事们其实都是这么做的,只不过我刚好取得了一点成果而已。“于他而言,作为研发人员,端正科研态度,时刻保持执着的精神、严谨的工作态度、敢于探究的兴趣,这是初心,也是责任,这样的工作理念也一直贯穿于他的工作之中。

     

    始于好奇,源于渴望

    2022年2月,在金年会环保开始布局工业废水处理领域,将核心技术——HPB技术应用于煤化工行业的过程中,金年会环保研发团队发现,在特定工业废水中,磷含量较高,而传统的处理方式,是通过生化处理将P转移到微生物体内来进行除磷。

    如何才能更好的让废水中的磷资源实现回收再利用?如何才能在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,为企业降本增效、节能低碳带来益处?这两个问题一直萦绕在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张健的心头,也成为他开展“特定工业废水中的P回收试验研究“的重要动力。

    据张健介绍,磷(P)是地球上生命体所必需的营养元素,磷循环与粮食安全、环境污染等全球性关键问题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。但,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,磷在开采、制造以及应用过程中随水流由陆地不断流向海洋,最终固封难取。在这个过程中,大量含磷废物产生,未被循环利用的磷废物排放到环境介质中,一方面造成了磷资源的浪费,另一方面也加剧了水体的污染负荷。磷危机已经出现,最大限度遏制磷的匮乏速度已经成为国际上所共同关注的话题。而纵观我国,虽然磷矿资源储量全球第二,约占全球储量的30%,但以目前的开采能力,我国磷矿资源已不足100年的开采期,且我国对磷资源做循环利用的实际工程案例鲜有报道。

    正是基于这样的大背景,张健决定采用MAP技术开展特定废水中磷回收的可行性,他设想,若能开发出一种针对废水中磷回收的设备,不仅将成为公司在环境治理领域的新突破,也将成一条保护生态环境的新途径。

    从早上6:30到晚上22:30,一直泡在实验室里;做了一百多次实验,经历了80%的失败;从23%逐步提高到90%,再对90%进行反复的验证……在反反复复的实验中,“将每一次失败都当成一种经验,一种积累”这句座右铭,一直深深的印在张健的心里。

    面对失败,他所做的,不是放弃,而是坚持。在近半个月的时光中,他一次又一次在失败后认真思考,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、与同济大学的教授、专家们进行探讨找寻原因,在不断的尝试中总结经验,探寻成功的路径。

    “研发总是走在行业的最前端,搞研发是一条极其艰难的路途,只有抱着对研发深究的态度,和对结果的渴望,才有可能收获难题攻破后的满足感和成就感。”这,是金年会环保总工程师曹达文经常讲的一段话,也是张健及产品研发部同事们对自己的勉励。也正是基于这种态度,才让金年会环保的研发团队在激烈的竞争中,实现创新突破,保持技术上的领先优势。

    张健表示,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之后,他还将针对磷回收技术,展开更深层的研究,从小试实验到现场实验,进一步探索技术的可行性,并增强技术对水质变化的适应性。

     

    选择在前,努力为重

    2022年的325日,是张健加入金年会环保一周年的日子,从实习到试用期到转正,虽然只有短短一年多的时光,但令他记忆深刻的事情却远远不止这一件。

    同样让他拥有成就感的,还有20217月—10月,他所协助参与的四水厂排泥水处理实验。据他介绍,当时,整个项目研发小组都在设想,是否能在处理过程中,不投加污泥脱水药剂PAM就达到预期效果。但实验才是检验可行性的唯一标准,在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过后,张健发现,不采用PAM的方式完全行不通。

    “我不想在我的报告中,直接写上‘不可行‘这三个字。回归研发的本质,我不能这么快放弃,那我就想,如果非加不可,那能否有其他的方式去降低投加聚丙烯酰胺PAM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呢?”带着这样的新思路,张健和整个项目组的同事们一起投入到新的研究之中,最终通过一个多月的实验,不仅将PAM的投加量控制在国际标准之下,还达到了1g/L投加量的最佳效果。

     

    人生的选择决定了人生的轨迹。谈及自己的人生选择,他表示,虽然自己并没有选择跟自己读书时所研究的“给水排水”方向,但对他来说,即便方向有所不同,但研发的初心不会动摇,研发的思路也不会改变。而在金年会环保的奋斗感与成就感,也成为了他兰州交通大学硕士毕业之后,没有选择高校研究院/公务员,而选择了企业研究院的重要原因之一。正如同他自己所说,这就是我的性格,我喜欢有竞争、能实现自我提升的工作环境,而金年会环保,给了我这个契机。

     

    “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,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,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。” 席大大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这句话,道出了创新的不易,毕竟,创新走的是别人没有走过的路,做的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,荆棘丛生、困难重重在所难免。

    但山有脊梁而巍峨,人有精神而挺立。张健始终记得,在他进入金年会环保之时,总工程师曹达文就说过,“人,总是得有点压力在身上的。”抱着对初心的坚守,对事业的执著,对人生价值的追求,每一个金年会人都行走在向上的路上,以创新决胜未来,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自我力量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1. 上一篇:面对面恳谈 | 长沙市高新区精准助力金年会环保发展
    2. 下一篇:学术动态 | 聚焦水环境治理领域,金年会环保以科研驱动企业创新发展
    友情链接: